赛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研发与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通过前沿生物技术为医疗健康、农业环保、工业生产等多个行业提供高效、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物技术赋能美好生活”为使命,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先进的技术平台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生物制药、酶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核心领域建立了显著竞争优势。
公司概况与发展历程
赛鼎生物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现有员工5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包括多名海外归国专家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生物技术产业化,先后在江苏泰州、浙江杭州建立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2020年,公司完成A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元;2023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标志着其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市场地位获得权威认可。
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赛鼎生物以“技术+应用”双轮驱动,构建了多元化的业务体系,涵盖三大核心板块:
生物制药与靶向治疗
在生物医药领域,公司专注于抗体药物、细胞治疗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自主研发的“PD-1/PD-L1抗体偶联药物(ADC)”平台已进入临床阶段,针对实体瘤的治疗有效率较传统化疗提升30%;公司布局的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与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开展临床试验,有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酶工程与绿色制造
依托高通量筛选技术和蛋白质定向进化平台,赛鼎生物开发了一系列工业用酶制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纺织印染、生物能源等领域,其“耐高温碱性脂肪酶”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帮助造纸企业减少化学洗涤剂使用量50%,降低污染排放;而在生物能源领域,公司研发的“纤维素降解酶”将生物质转化效率提升至85%,显著降低了生物燃料的生产成本。
合成生物学与农业科技
公司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微生物底盘细胞,实现高附加值化合物的高效合成,利用合成生物学方法生产的“天然虾青素”,纯度达99%以上,已作为饲料添加剂替代化学合成品,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公司开发的“微生物农药”通过诱导植物产生抗性,能有效防治土传病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70%,助力农业绿色转型。
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
赛鼎生物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每年投入营收的15%用于研发,拥有“上海市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公司建立了从基因编辑到中试放大的完整技术链条,累计申请专利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60%,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通过与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公司在Nature子刊、Metabolic Engineering等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技术成果多次荣获“中国生物技术十大进展”等奖项。
市场布局与社会责任
赛鼎生物的产品已覆盖国内30余个省市,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医疗健康领域,公司与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在工业与农业领域,合作客户包括中粮集团、拜耳作物科学等跨国企业,公司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生产过程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发起“绿色生物技术公益计划”,通过技术捐赠和人才培养支持欠发达地区的环保与农业项目。
未来展望
面向未来,赛鼎生物将继续深耕生物技术前沿,重点布局AI辅助药物设计、生物基材料等新兴领域,计划3年内完成科创板上市,打造国际领先的生物技术平台,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全球性挑战,为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升级贡献“生物力量”。
FAQs
Q1:赛鼎生物的核心技术优势有哪些?
A:赛鼎生物的核心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通量酶工程与蛋白质定向进化技术,可实现酶制剂的高效改造与性能优化;二是合成生物学基因回路设计能力,能精准调控微生物代谢路径,实现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三是抗体药物偶联(ADC)开发平台,具备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评价的全流程开发能力,这些技术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并在产业化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
Q2:赛鼎生物的产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哪些实际案例?
A:公司在农业领域的重点产品包括“微生物农药”和“天然虾青素饲料添加剂”,在新疆棉田的试点中,“微生物农药”通过抑制土传病原菌,使棉花产量提升15%,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60%;在浙江水产养殖基地,“天然虾青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显著提高了鱼虾的抗逆性和肉质品质,养殖户综合收益提升20%以上,这些案例验证了生物技术在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的实际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