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拓网

请假后绩效工资到底该怎么算才合理?

请假后绩效工资的计算需结合公司制度、请假类型、工资结构及当地劳动法规综合确定,核心原则是“请假期间不提供正常劳动,则不支付对应劳动报酬的绩效部分”,但具体计算方式因企业而异,以下从常见类型、计算逻辑及注意事项展开说明。

请假类型对绩效工资的影响

绩效工资与员工出勤、业绩完成度直接挂钩,不同请假性质的扣减规则差异显著:

  1. 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员工在法定休假期间视为正常出勤,绩效工资按100%发放,不扣减。
  2. 病假:需提供医疗机构证明,病假期间的绩效工资计算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 若公司制度明确“病假期间仅发放基本工资”,则绩效部分全额扣除;
    • 若规定“病假按比例发放工资”(如病假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则绩效工资可能按比例折算(例如病假工资为基本工资的80%,绩效部分同样按80%发放,或扣除与缺勤天数对应的绩效份额)。
  3. 事假:因个人原因请假,通常不支付请假期间的绩效工资,计算方式为“月度绩效工资÷当月应出勤天数×实际缺勤天数”,从当月绩效中扣除。
  4. 产假/婚假/丧假等: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及地方政策,法定假期间工资(含绩效)按100%发放;若超出法定期限,超出部分按事假或病假处理。

绩效工资的计算逻辑

多数企业的绩效工资分为“固定绩效”和“浮动绩效”两部分,请假影响主要针对浮动绩效,固定绩效(如岗位基础绩效)若与出勤挂钩,也可能被扣减。

  • 按出勤折算:适用于与考勤强相关的绩效部分,公式为:
    当月实得绩效工资=月度绩效标准×(1-请假天数÷当月应出勤天数)
    月度绩效5000元,当月应出勤22天,事假3天,则实得绩效=5000×(1-3/22)≈4318元。
  • 按业绩考核折算:若绩效与个人/团队业绩目标完成度挂钩,请假期间未完成的工作可能影响考核结果,请假导致项目延期,个人绩效评分降低,绩效工资按实际评分比例发放。
  • 全勤奖与绩效的关联:部分公司将全勤奖纳入绩效体系,请假即丧失全勤奖,直接扣减对应金额(通常为几百元)。

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则

  1. 旷工:属于严重违纪,除扣除当日全部工资(含绩效)外,部分企业还会额外扣罚(如按日薪的2-3倍扣减),具体以公司制度为准。
  2. 跨月请假:若请假跨越两个自然月,需按月分别计算,1月请假2天(应出勤21天),2月请假1天(应出勤20天),则两个月的绩效分别按各自出勤天数折算。
  3. 弹性工作制/远程办公:员工在病假/事假期间若经批准远程处理部分工作,且完成既定任务,企业可能酌情发放部分绩效,但需以书面确认为准。

计算示例(表格)

以下以月薪10000元(其中基本工资6000元,固定绩效2000元,浮动绩效2000元,当月应出勤22天)为例,说明不同请假类型的绩效工资计算:

请假类型 请假天数 固定绩效扣减(2000元) 浮动绩效扣减(2000元) 实得绩效工资(元) 实发工资合计(基本工资+绩效)
事假 3天 2000×(1-3/22)≈1727元 2000×(1-3/22)≈1727元 1727+1727=3454元 6000+3454=9454元
病假(按80%发) 3天 不扣减(视为出勤) 2000×80%×(19/22)≈1382元 2000+1382=3382元 6000×80%+3382=8182元
产假(法定14天) 14天 2000元(全发) 2000元(全发) 4000元 6000+4000=10000元
旷工 1天 2000×(1-1/22)≈909元 2000×(1-1/22)≈909元 909+909=1818元 6000+1818-日薪×3≈7218元

注意事项

  1. 制度优先:企业需在《员工手册》或劳动合同中明确绩效工资的计算方式及请假扣减规则,且内容不得违反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例如扣减后实发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
  2. 证据留存:员工请假应提交书面申请,病假需提供病历等证明,避免后续纠纷。
  3. 沟通确认:若对绩效扣减有异议,应及时与HR或财务部门沟通,核对考勤记录、绩效核算依据。

相关问答FAQs

Q1:请病假期间,绩效工资一定会被扣减吗?
A1:不一定,若公司制度规定“病假期间工资全额发放(含绩效)”,则绩效不扣减;若规定病假按比例发放工资(如病假工资为基本工资的80%),则绩效部分可能按相同比例折算,或仅扣除与缺勤天数对应的浮动绩效,具体需以企业合法制定的薪酬制度为准。

Q2:事假超过一定天数,当月绩效工资是否全部扣除?
A2:通常不会全部扣除,除非公司制度明确“事假超过X天取消当月绩效”,一般计算方式为“按缺勤天数比例折算绩效”,例如事假5天(应出勤22天),则绩效扣除比例为5/22,剩余部分按实际出勤天数发放,建议员工事假前查阅公司制度或咨询HR,确认具体规则。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内容整理并发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著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投诉邮箱:m4g6@qq.com 如需转载请附上本文完整链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tuowang.com/portal/2512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