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运营机构,深耕儿童娱乐产业近20年,以“内容为王、用户至上”为核心战略,构建了涵盖动画IP孵化、少儿节目制作、数字内容分发、品牌营销及衍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生态,公司始终致力于为0-12岁儿童及家庭提供高品质、正向价值观的娱乐内容,旗下拥有《小猪佩奇》《超级飞侠》等众多家喻户晓的IP,已成为中国儿童文化产业的标杆企业。
发展历程:从内容代理到全产业链布局
优扬传媒成立于2000年,前身为北京优扬广告有限公司,早期以引进海外优质儿童内容为主,如《天线宝宝》《托马斯和朋友》等经典动画的中国区代理业务,积累了丰富的儿童内容运营经验,2010年,公司正式更名为优扬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向原创内容制作转型,同年推出首部原创动画《星猫侦探》,标志着自主IP孵化能力的突破。
2015年后,随着中国儿童娱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优扬传媒加速全产业链布局:成立“优动漫”数字内容平台,发力线上分发;组建衍生品开发团队,推动IP商业化落地;2017年,公司完成A轮融资,估值突破20亿元,成为行业独角兽企业,优扬传媒已形成“内容创作-媒体传播-商业变现”的闭环生态,合作伙伴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累计运营IP超500个,内容触达家庭用户超5亿。
核心业务:多元驱动的儿童内容生态
原创IP孵化与动画制作
优扬传媒以原创IP为核心竞争力,打造了覆盖不同年龄段的内容矩阵,针对低龄儿童,推出《萌鸡小队》系列,以自然探索为主题,累计播放量超500亿次,获评“国家年度优秀动画”;针对学龄儿童,制作《超级飞侠》系列,传递“团结、勇敢、合作”的价值观,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动画“走出去”的代表作。《棉花糖和云朵妈妈》《小鸡彩虹》等原创IP也均成为少儿频道收视冠军,内容风格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深受家长与儿童认可。
少儿节目运营与媒体矩阵
公司构建了“电视+网络+线下”的全媒体传播网络,电视端,与央视少儿、金鹰卡通等20余家主流少儿频道达成深度合作,年节目播出量超10000小时;网络端,入驻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等平台,开设“优少儿”官方频道,累计播放量超2000亿次;线下端,布局幼儿园、早教机构等线下场景,通过“内容+活动”增强用户粘性,2022年,公司推出“优扬小主播”互动节目,融合AI技术与内容创作,打造儿童参与式内容新模式。
品牌营销与商业变现 IP与用户洞察,优扬传媒为合作品牌提供“内容植入+IP授权+场景营销”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曾与迪士尼、乐高、麦当劳等国际品牌合作,通过动画定制、联名产品、主题快闪等形式实现商业价值,2021年,公司成立“优扬文创”子公司,深耕IP衍生品开发,涵盖玩具、文具、服装等品类,年营收突破3亿元,积极探索“教育+内容”模式,推出《超级飞侠英文绘本》《萌鸡小队自然课堂》等教育产品,拓展知识付费市场。
企业文化:以儿童为本,向未来生长
优扬传媒以“用内容点亮童年”为使命,始终坚持“儿童优先”的创作原则,所有内容均通过儿童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的双重审核,确保价值观正向,公司内部设立“优扬儿童研究院”,定期开展儿童行为与消费趋势调研,为内容创作提供数据支撑,在团队建设上,汇聚了一批来自动画、传媒、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核心团队平均从业经验超10年,形成了“创新、协作、担当”的企业文化。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起“乡村儿童阅读计划”,累计捐赠图书超100万册;疫情期间推出“居家亲子课堂”,免费开放优质内容资源,助力儿童成长,2023年,优扬传媒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社会影响力。
行业地位与未来展望
作为中国儿童传媒行业的领军企业,优扬传媒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动漫企业”,旗下IP多次获“中国动漫游戏金手指奖”“亚洲电视动画奖”等国际殊荣,公司凭借对儿童需求的深刻理解与全产业链运营能力,已成为连接内容、用户与商业的核心枢纽。
面向未来,优扬传媒将聚焦“科技+内容”战略,探索AI、VR技术在儿童内容创作中的应用,开发互动式、沉浸式体验产品;同时深化国际化布局,推动原创IP海外发行,讲好中国儿童故事,公司计划拓展“儿童内容+新消费”场景,打造集内容、教育、娱乐、消费于一体的儿童生态平台,为全球家庭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相关问答FAQs
Q1:优扬传媒的原创IP《超级飞侠》为何能成为全球现象级作品?
A1:《超级飞侠》的成功源于三大核心要素:一是精准的受众定位,以“环球冒险”为主题,融合地理、文化知识,满足儿童对世界的好奇心;二是高质量的内容制作,画面细腻、角色可爱,故事节奏紧凑,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三是全球化运营策略,通过多语言配音、本地化改编等方式,快速切入海外市场,目前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代表性IP之一。
Q2:优扬传媒如何平衡儿童内容的教育性与商业性?
A2:优扬传媒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商业为翼”的原则,在内容创作阶段即植入正向价值观,确保教育属性优先;商业合作则严格筛选合作品牌,拒绝低俗、过度营销,选择与品牌调性相符的IP进行授权,与教育类品牌合作时开发“知识启蒙”系列产品,与玩具类品牌合作时注重“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内容赋能商业”实现双赢,既保证了IP的长期价值,又为用户提供了有意义的产品体验。



